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不用基因编辑就可以获得多能干细胞

干细胞是现代医学的前沿。它们能够转化为不同器官的细胞,为多种疾病(如帕金森、糖尿病)提供了治疗的希望。但是用标准化的方式来制造各种所需的干细胞依旧是科学界的难题。继2014年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之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员首次报道他们对多功能干细胞的研究结果,下面是转自“科研圈”(微信号:科研圈)的新闻报道。

老鼠的胚胎干细胞

老鼠的胚胎干细胞

科学界最近又出现了一场多能干细胞风波。国际知名高校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EPFL)最近对外公布,他们的科学家成功通过“挤压”的方式获得了多能干细胞。而这一“重大新闻”则遭到了世界各地专家的诟病。

干细胞是现代医学的前沿。它们能够转化为不同器官的细胞,为多种疾病(如帕金森、糖尿病)提供了治疗的希望。但是用标准化的方式来制造各种所需的干细胞依旧是科学界的难题。

干细胞的种类很多,有一种得到了医学界的青睐,它就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是由成体细胞经过基因重编程而得来的(这就是“诱导”一词的含义),它们和干细胞很像。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够重新长成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比如肝脏、胰腺、肺以及皮肤中的细胞。

EPFL声称,他们的一个科研团队通过挤压特定的细胞,成功地生产出了诱导多能干细胞。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

“这研究好到让人觉得是假的。”法国I-Stem研究院(注:法国最大的干细胞研究所,由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与法国肌病协会AFM-Telethon合作建立)的病理学教授Mathilde Girard在听到这件事后如此表示。用Girard的话来讲,这项“不期而至”的研究掀起了干细胞领域的一片批评的浪潮。

“魔法来了”

EPFL的公告对这项研究使用了如下字眼:这是一个“惊人大发现”,虽然“这现象还没有被完全地理解”,但是它让“干细胞的工业化制造成为可能”,因此它“打开了治疗的前景”。概括地讲,这项研究是这样的:该科研团队在三维养分凝胶中培养小鼠皮肤细胞,而这种凝胶能够对细胞施加“压力”,让小鼠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

科学界的异议:挤压无法诱导干细胞产生

Girard对这篇公告表示批评,“这篇论文的核心内容是,使用三维环境(即营养凝胶)能够改善重编程(reprogramming,指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从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如皮肤细胞转化为脑细胞,这一技术能够避免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但是三维环境本身是无法产生多能干细胞的,因为多能干细胞的产生总是要借助于经典的重编程因素。用‘挤压’的环境能够改善重编程,但挤压细胞就能获得多能干细胞的说法被过分夸大了,因为这种方法依然属于山中伸弥(注: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的重编程技术。”

“在发生了STAP丑闻后,这个领域的报道应该知道这样报道研究很危险。”Girard呼吁。

在经历了前年闹得沸沸扬扬的STAP事件后,科学界对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特别敏感。2014年,日本研究员小保方晴子在《自然》(Nature)上发表论文,称不经过基因改造,光靠酸性溶液就创造出一种叫做STAP的多能干细胞,后来她被揭露在这项研究中存在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有限的应用

Girard认为EPFL的新闻稿用词十分不当:“用三维养分凝胶的确会改善干细胞的重编程,用这种技术能够开启研究重编程的机制,至少对小鼠来说是这样的。”进一步说,在再生医学领域,这项技术对“临床阶段”的细胞培养来说是有意义的,它能够减少某种分子(用来促进重编程)的使用。

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十分有限,因为现有的重编程技术已经能够产生足够数量的克隆来诱导多能干细胞系。此外,这项研究仅适用于小鼠细胞。“我们知道,人类细胞的重编程及多能性与小鼠是不一样的。”她总结道。

这篇EPFL的新闻稿引起轩然大波后,应论文作者、EPFL干细胞生物工程实验室负责人Matthias Lutolf教授的要求,EPFL对新闻稿进行了修改,删除了“魔法”,但保留了“该新技术很容易用于规模化的干细胞制造,具有多种工业应用前景”(the new technique can also be easily scaled up to produce stem cell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on an industrial scale)等字眼。

 


关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su_label type=”info”][1] [/su_label]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法语: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缩写EPFL),是瑞士的两所联邦理工学院之一。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创办于1853年,名为“洛桑特别学院”(École spéciale de Lausanne)起初是一个私立学校,是在巴黎中央理工学院(École Centrale Paris)毕业生Lois Rivier以及John Gay的倡导之下建立的。当时只有11个学生,学校办公室位于Rue du Valentin in Lausanne。洛桑特别学院在1869年成为洛桑大学(Académie de Lausanne)的工程系。1890年,洛桑大学取得大学地位时,工程系更名为“洛桑大学工程学院”(École d’ingénieurs de l’Université de Lausanne)。1946年,更名为“洛桑大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de l’Université de Lausanne, EPUL)。1969年,洛桑大学理工学院从洛桑大学独立出来,成为一所由瑞士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大学,并改为现名。

小保方晴子事件[su_label type=”info”][2] [/su_label]:

小保方晴子(日语:小保方 晴子/おぼかた はるこ Obokata Haruko,1983年9月25日-),日本细胞生物学家,曾服务于理化学研究所(RIKEN)。2014年1月,她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了世界首例有效制作STAP细胞的论文,曾被传媒视为首位女性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的有力人选。但因受到许多质疑,经申请后,7月2日正式撤销此论文[1]。同年秋天,RIKEN经过调查,否决了小保方论文的结论,并主张其研究成果有故意造假之嫌。2015年11月2日,早稻田大学宣布取消她的博士学位。

 

[su_frame][1]和[2] 均来源于wikipedia。[/su_frame]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血管生长的秘密

    血管生长和重塑(remodeling)是一个持续发生的生理事件,它伴随了所有组织的发育、自稳态维持、为其输送所需的氧气和营养,对生物体内各组织的功能维持和病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成体内…

    2016-07-12
  • 干细胞再生:白内障患者的福音

    中国中山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报告显示,科学家在治疗白内障的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据统计,一半以上的致盲是由白内障这种眼睛晶状体出现混浊的疾病引起的。 为恢复视…

    2016-03-10
  •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全球首例神经疾病模型猪

    在广州九龙镇有一座 “猪宾馆”,生活着一群不寻常的实验小猪,它们能模拟人类的疾病,这里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 (CRISPR-Cas9), 精准地把人突变的亨廷顿基因”粘贴(敲入)”到小猪的亨廷顿基因中,从而使猪患上…

    2018-03-30
  • Neurology:干细胞——“渐冻人”症的福音

    一项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进行的II期临床试验表明,将人类干细胞植入脊髓可能安全的进行。这项研究2016年6月2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期刊《Neurology》。虽然这项研究并非设计为确定治疗是否有…

    2016-07-03
  • 糖尿病的皮肤疗法,以后可以不用再不停的注射胰岛素

    测量血糖,版权:GARO/PHANIE/REX/Shutterstock 实验表明,转基因皮肤移植物已经保护小鼠免于发展糖尿病,也就是说该技术可以治疗糖尿病患者。 该方法采用了编码称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激素的基因,这种激…

    2017-08-05
  • 干细胞“可变剪接”调控机制

    近日,干细胞领域国际著名刊物“Stem Cells”在线发表了厦门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徐秀琴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Rbm24 Regulates Alternative Splicing Switch in Embryonic Stem Cell Cardiac Lineage Dif…

    2016-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