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还原法合成了水溶性六方纳米晶

t_181834_562672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戴志晖教授课题组在纳米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成果以“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Tuned by Electron–Hole Recombination from Symmetry-Breaking in WurtziteZnSe”为题发表在2016年1月19日出版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2016, 138 (4), 1154–1157, DOI: 10.1021/jacs.5b12727)。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是国际化学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的顶级期刊,2015年SCI期刊影响因子为12.113。

可控合成低毒性、好的水溶性及高活性的电致发光(ECL)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内容。戴志晖教授课题组利用简单液相还原法可控合成了水溶性六方(WZ)ZnSe纳米晶。与块体和立方相ZnSe相比,WZ ZnSe纳米晶展现出较好的出峰电位(-1.35 eV)和较高的ECL强度,且光学稳定性较好。通过高角环形暗场及电子全息技术研究发现,WZ ZnSe存在对称性破缺现象, Zn-Se配对位置出现了破缺,导致局部的电荷积累。而产生优异ECL性能的原因是由于电荷积累引起电子-空穴重组率提高。通过研究ECL和半导体结构的关联,为我们更好地合成其他的光学材料提供了新的路径。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5b12727

(据南京师范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人类未来二十年最大的科技安全隐患

    就如同没有一种粒子名叫“量子”一样,也没有一种农作物能长出一种果实叫做“纳米”。要研究纳米安全,我们就先要确定研究的主体是什么。纳米,英语叫做nanometer,是一个长度单位,nano表示10的负9次方,因此一个纳米…

    2016-05-19 观点
  • 利用纳米技术治疗癌症

    恶性肿瘤最大的危害来自于体内扩散,摧毁肺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导致组织功能衰竭,造成病人死亡。对于已转移的肿瘤,目前医学界尚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化疗是一种最常规的治疗手段,但其治愈率普遍不高,并且往往…

    2016-03-20
  • 双金属纳米结构实现了太阳能驱动有机合成性能的调控

    鉴于目前的能源危机,能耗需求是制约现代化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太阳能来驱动有机合成,有望替代传统的热催化技术,从而实现低能耗的化工生产。在该技术途径中,将太阳能转化储存为化学能,为缓解当前的能源…

    2016-06-01
  • 使用表面配位修饰调控金属催化剂的界面电子结构

    据厦门大学,该校化学化工学院、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郑南峰、傅钢等课题组巧妙地运用了配位化学的概念,发展了利用表面配位修饰调控金属催化剂的界面电子结构的有效方法,大幅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氢化催化选择性…

    2016-02-22
  • 科学家首次实现聚合物纳米相区的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是聚合物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但是其空间分辨率低于几个微米,对于微纳尺寸的相区无能为力。近年来,法国科学家Dazzi等人基于光热诱导共振现象,将原子力显微镜与红外光谱相结合,开发了原子力红外(AFM-IR…

    2016-08-19
  • 在纳米机电系统实现声子的相干操控

    碳纳米管由于其良好的电学性能、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机电系统(NEMS)的相关研究,在质量、微力、气体、位移等物理量的测量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地,碳纳米管谐振器的机械模式和单分子…

    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