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温碳化棉花制造超高面容量的锂硫电池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及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对高容量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新型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开发受到高度关注。锂电池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和能量密度(2600Wh kg-1),同时由于硫单质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被视为最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高能量电化学储能系统之一。然而基于多电子反应的锂硫电池,其反应复杂性决定了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形成可溶于电解液的多硫中间产物,产生“穿梭效应”,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同时由于硫的导电性差,导致了硫正极的循环寿命短、容量衰减快等技术瓶颈。

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丰富的孔结构和极高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发展碳/硫复合电极材料被认为是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多数研究工作中报导的碳/硫复合电极中,硫的面密度比较低(小于2 mg cm-2),从而导致碳/硫复合电极较低的面容量,甚至低于商用锂离子电池4.0 mAh cm-2的水平,而严重制约了锂硫电池的实用化进程。

三维空心碳纤维泡沫照片,三维空心碳纤维泡沫与硫/多壁碳纳米管/炭黑纳米团簇形成的复合结构SEM和XRM分析、示意图及其电化学性能
三维空心碳纤维泡沫照片,三维空心碳纤维泡沫与硫/多壁碳纳米管/炭黑纳米团簇形成的复合结构SEM和XRM分析、示意图及其电化学性能

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进炭材料研究部以天然棉花为前驱体,经过高温碳化,制备出具有高导电性的三维空心碳纤维泡沫,然后将硫/多壁碳纳米管/炭黑纳米团簇填充在纤维空隙间,获得了硫的面密度最高可达21.2 mg cm-2的三维空心碳纤维泡沫硫正极。该碳/硫复合电极可提供兼具短程和长程的多级导电网络,从而实现较高的硫利用率。同时该工作提出了抑制“穿梭效应”的一个新思路:利用空心碳纤维泡沫对电解液超高的吸液率,使其在吸收电解液的同时,也将溶于电解液的多硫化物限制在正极区域,阻止了多硫化物向负极的扩散,从而有效抑制了“穿梭效应”,保证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硫面密度为21.2 mg cm-2的复合电极,具有高达23.32 mAh cm-2的初始面容量,在循环150次之后,可实现70%的容量保持率。该工作不仅展示了以天然物质为原料制备高导电性碳材料的方法,并提出了抑制锂硫电池“穿梭效应”的新思路,为开发高性能高面容量的锂硫电池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关论文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DOI: 10.1002/adma.201506014)。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506014/abstract

(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电化学分析的碳材料制备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国宝课题组应邀撰写的综述Recent development of carbon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their bioanalytical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在Chemical S…

    2016-05-07
  • 使用水热碳化法制备高效碳催化剂

    生物质广义指一切有机的可以生长的物质,狭义指植物的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全球每年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所含的能量相当于5355亿桶原油,远高于2015年的原油消耗量(约350亿桶)。目前生…

    2016-12-30
  • 金和钯结合改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稳定性

    高能电池开发是解决化石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燃料电池来说,氧还原半反应的电极催化活性是决定其效率的主要因素,贵金属铂(Pt)是目前最佳催化材料,但由于Pt的成本较高并且储量有限,如何降低催化剂的成…

    2016-07-04
  • 棉花抗黄萎病的克星

    棉花黄萎病是由土壤病原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所引起的一种植物维管束病害。该病具有分布广,危害重,病原菌存活时间长,化学农药难于防治等特点。多年以来,棉花黄萎病严重威胁着棉花的…

    2016-03-10
  • 离子筛分传导提高了液流电池性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张华民、李先锋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液流电池非氟多孔离子传导膜成膜机理和膜微观结构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大幅度提高了膜的选择性和离子传导性,…

    2016-07-11
  • 非氟多孔离子传导膜使高性能电池并不遥远

    近日,我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张华民、李先锋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液流电池非氟多孔离子传导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通讯形式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上。 该研究团队突破了传统的“离子交换传递…

    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