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观察到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

W020160609546905714271病毒脱壳释放遗传物质的过程是病毒侵染早期阶段的关键环节,对于脱壳过程的研究也将发现抗病毒治疗新途径。但是,相比较于病毒入侵的其它过程来讲,目前对于病毒脱壳的认识还很欠缺,特别是对脱壳过程发生的时空动态机制鲜有了解。最近,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崔宗强组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先恩组合作,实时动态观察到单个艾滋病毒的脱壳过程,揭示了病毒入侵细胞时基质蛋白、衣壳蛋白、病毒核酸等不同层次、不同组分逐级顺序解离过程和时空机制。武汉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等机构参与了这项研究。

由于病毒脱壳是一个复杂精巧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瞬时分子事件,该团队首先建立了艾滋病毒多色荧光标记和活细胞内单个病毒实时示踪分析方法,动态可视地追踪病毒脱壳过程。利用金属钌有机配合物([Ru(phen)2(dppz)]2+)、双砷染料(FlAsH/ReAsH)、和荧光蛋白(EGFP/ECFP)分别对病毒的基因组RNA、衣壳蛋白CA和基质蛋白MA进行荧光标记,构建了具有良好侵染能力的双色和三色荧光标记病毒颗粒。结合活细胞内单颗粒示踪技术,对单个艾滋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时的解离脱壳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可视化分析,揭示了艾滋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后60-120分钟期间,病毒基因组、衣壳蛋白和基质蛋白以一个类似于“火箭升空逐级分离”的模式动态顺序解离。基于药物抑制和统计分析,发现病毒解离脱壳过程的时间和效率会受到细胞因子CypA和病毒逆转录过程的影响。

该研究为国际上首次实现活细胞内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的实时动态解析,对深入理解艾滋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开发新的抗病毒途径提供思路。所建立的病毒多色标记和单病毒脱壳示踪技术,也为研究其它病毒脱壳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技术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已在高影响力期刊ACS Nano在线发表。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6b02462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肝脏免疫耐受而逃逸免疫攻击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田志刚教授研究组在肝脏免疫耐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揭示…

    2016-05-04
  • 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调控蛋白SDC4抑制病毒复制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首先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相互识别,进一步激活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与此同时,宿主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负调节天然免疫反应的信号通…

    2016-06-15
  • 100%有效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制成功

    (翻译: Fankun; 编辑:Randy) 在西非,大量的临床终期试验证实,一种新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制成功,它可以提供100%的有效率。 2014年几内亚埃博拉疾病大爆发,该疫苗尚未研制完成,但是该疫苗的到来可有效阻止埃博…

    2017-01-02
  • 多项研究表明, 穿山甲 不太可能是 新型冠状病毒 的中间宿主

    通过对马来穿山甲所携带的病毒数据进行分析,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 穿山甲 所携带的病毒与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相近,但相似性只有91.02%…

    2020-03-27
  • 乙型脑炎病毒的精细三维结构

    虫媒黄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包括寨卡病毒、登革病毒、日本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等重要成员,主要通过吸血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 叮咬传播。尤其是近年来,虫媒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日益频繁,严…

    2017-05-09
  • 巨细胞病毒诱发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2016年3月9日,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人巨细胞病毒改变自然杀伤细胞稳态可诱发自身免疫病”在《细胞》子刊Cell Host Microbe发表(Cytomegalovirus Peptide-Specific Antibody Alters Natural Killer Cell Homeostasis…

    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