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麻醉医生应在术中时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病人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处理,病人的状况将迅速恶化并危及生命。
qiechushu1
术中可能发生的危急事件是指重要生命体征的剧烈波动和氧合、通气功能的突然改变,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血压和高血压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以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一、心律失常

术中患者突然出现心律失常时,首先需排除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血压异常,此外还需注意是否是手术牵拉引起。

易导致心动过缓的药物包括阿片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琥珀胆碱等。在成人,琥珀胆碱在第二次或第三次追加时可见心动过缓,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病窦综合征和心肌缺血也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迷走神经反射可导致严重的急性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诱因包括低氧血症、腹部手术中对对胆囊或腹膜的牵拉以及眼科手术中牵拉眼球等。如果是椎管内麻醉,在阻滞平面太高的情况下阻滞了心交感神经也会导致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人一般在出现低血压或其他症状时才需要治疗,必要时可静脉给予阿托品。如果心动过缓同时伴有严重的低血压,拟交感药物如麻黄素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非特异性临床变现,常伴有高血压或低血压。诱发原因很多,包括麻醉过浅、低血容量、出血或某些药物的影响等。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包括甲状腺毒症、嗜铬细胞瘤和恶性高热等。如果麻醉深度足够,因及时寻找其他原因,并对因处理。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可用于尚不明病因时的试验性用药。

室性心律失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心脏疾患或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能是由于患者紧张、疼痛、焦虑而发生。利多卡因对大多数室性心律失常有效,但仍应积极寻找其潜在病因。恶性心律失常如无脉型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建议立即给予胺碘酮,并行电转复治疗。

二、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需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理。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很多,从病人到麻醉机均有可能,需要逐项加以检查。病人方面常见原因包括通气不足、气道梗阻、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非常见原因包括气胸、心衰和肺栓塞。麻醉机及呼吸回路相关原因包括呼吸回路脱落、回路阻塞和氧供故障等。

喉痉挛引起的气道梗阻非常严重,表现为呼气时高调音及迅速下降的血氧饱和度。喉痉挛是由于喉部肌群不自主痉挛导致的声门部分性或完全性关闭,常发生于浅麻醉下、咽后壁受到分泌物刺激或伤害性刺激时。喉痉挛需立即采取措施,首先消除伤害性刺激,如吸去咽后壁分泌物、减轻疼痛刺激等。同时还应立即使用快速肌肉松弛药(如琥珀胆碱)进行气管内插管。

支气管痉挛是指小气道发生的不自主狭窄,关键是及时发现胸部的哮鸣音。麻醉状态下,支气管痉挛可能源于气道刺激如气管导管或吸痰等。

三、高碳酸血症

高碳酸血症源于二氧化碳的消除不足、产生过多或吸收增加,可以引起ICP增高、肺动脉高压和心动过速。一般情况下,首先应保证充足的氧供和通气,往往仅增加通气量就可以改善高碳酸血症,也可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全麻末期的高碳酸血症可能源于肌松药的残余作用,病人缺乏足够的力量进行呼吸。此外,气体的重复吸入也可导致高碳酸血症,这常常是因为新鲜气流量设置过低或钠石灰已经失效。CO2吸收过多一般发生于腹腔镜气腹手术,还有一些罕见的引起高碳酸血症的原因包括恶性高热、败血症或者应用碳酸氢钠时导致的CO2产生过多。

四、血压波动

1、低血压:

手术麻醉期间,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很常见。大多数麻醉药对心肌收缩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阿片类镇痛药对心肌没有直接抑制作用,但由于抑制交感神经而间接影响血压。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多卡因等也可一定程度的抑制心肌收缩力。

容量不足在手术病人中很常见,常伴有心动过速。手术病人一般在术前都经过数小时的禁食,而且可能有持续性液体丢失或术中失血。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的低血压源于交感神经阻滞与血管扩张,可给予补液或血管收缩药纠正。高平面阻滞或全脊髓麻醉,可导致顽固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需及时进行复苏。

2、高血压:

对于术前没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术中若出现高血压首先应除外是否有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其次考虑麻醉深度是否足够。术中补液过多、麻醉过浅、疼痛、焦虑和术中知晓都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此外,还应考虑病人是否有尿潴留,尿潴留的不适感也可引起血压升高。手术区域浸润麻醉时局麻药中肾上腺素的吸收也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在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后,可应用镇痛药或挥发性麻醉药,加深麻醉来治疗。如果认为麻醉深度已经足够,亦可用短效降压药如硝酸甘油等治疗。

五、过敏反应

过敏或类过敏反应往往发生迅速且后果严重。临床表现为荨麻疹、皮肤潮红、哮鸣音、肺水肿和低血压。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很重要,情况不稳定时,应停用麻醉药,吸入纯氧并充分补液。治疗可选肾上腺素,首剂5——10ug.然后小剂量持续输注,血管活性药的给予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文转载自爱爱医。

论文链接:http://www.iiyi.com/d-26-233084.html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