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发现大型脊状熔岩管系统 | 中国一周科技速览 #170827

#01 中国科学家给抗癌病毒绑上“烈性炸药包”

专杀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害的病毒被称为溶瘤病毒。世界上最早的溶瘤病毒报告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发现一名子宫颈癌患者在感染狂犬病病毒后,肿瘤随之消退。2005年,中国批准将溶瘤病毒H101用于治疗难治性晚期鼻咽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官方批准的溶瘤病毒药物。

火星上发现大型脊状熔岩管系统 | 中国一周科技速览 #170827

#02 火星Tharsis高原东南部发现大型脊状熔岩管系统

熔岩管(lava tube)是火山区较为常见的管状地貌,一般是当液态的熔岩流流动时,表面冷却较快,形成固体硬壳,在表层硬壳的保温作用下,其内部温度高、流速快,形成管道。在月球、火星、金星等目前或曾经存在较为活跃的火山活动的星球上,也发现有熔岩管存在。通常,熔岩管在地表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地形起伏,因而难以寻找和追踪。近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肖龙教授的指导下,由团队成员赵健楠和黄俊等人开展的一项研究在火星Tharsis高原东南部发现了38条脊状熔岩管。这些熔岩管的长度可达743千米,并且具有多种不同的横截面形态。这些脊状熔岩管是由熔岩管顶部形成长条状熔岩冢(sinuous tumulus)所致。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Geomorphology》上。

 

#03 中国科大实现高性能大尺寸体型人工珍珠层仿生材料的宏量制备

天然珍珠层材料因其多级有序的层状微纳“砖-泥”结构而表现出卓越的高强度和高韧性。该独特自然结构吸引着研究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以模仿并设计制备相应的高性能人工结构材料。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人工珍珠层材料仿生制备领域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种制备方法被相继提出。探索如何优质高效地制备更接近实用应用的大尺寸体型人工珍珠层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俞书宏教授领导的团队针对这一难题,在他们提出的介观尺度“组装与矿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块状人工贝壳珍珠层材料工作的基础上(Science 2016, 354, 107-110),提出了一种高效且通用的组装新策略,通过将溶液蒸发组装法构筑的仿珍珠层结构二维薄膜进一步叠合热压,成功实现了由微纳基元到高性能、大尺寸、三维体型仿珍珠层材料的快速宏量构筑。

 

#04 HLA剪接异构体在艾滋病病毒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获重要进展

选择性剪接存在于大多数基因尤其是免疫相关基因中,研究发现超过90%的人类基因存在选择性剪接。MHC I类分子(MHC I)在不同物种中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剪接,产生新的剪接异构体。目前对MHC I选择性剪接的研究往往停留在鉴别新MHC异构体上,而对其功能研究却甚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郑永唐研究员学科组戴正喜博士前期在猕猴中发现和鉴定了一种缺失第4外显子的新MHC IA剪接异构体(MHC IA-sv1)。MHC I A-sv1缺少α3结构域,糖基化模式和蛋白降解速度明显异于全长型MHC IA分子。

 

#05 中国科学家发现调控肠道炎症的天然免疫细胞新亚群ILCreg细胞

天然免疫系统需要精确的免疫平衡调节,免疫应答低下或者应答过度均会引起免疫平衡失调,导致严重的免疫病理反应。肠道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体的重要场所之一。然而,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同时也对不同的共生菌和食物来源的抗原产生免疫耐受。研究人员利用IL-10报告小鼠,在肠道组织发现了一群能够分泌IL-10的ILC细胞新亚群,该群ILC细胞随着肠道炎症的进展而大量扩增,继而抑制过度的肠道炎症,将其命名为ILCreg细胞。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